靶向施策 精準滴灌
——龍南市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大盤
龍南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強攻二季度,確保雙過半。1-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%,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.4%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.9%,實際利用外資增長7.75%,利用省外項目資金增長10.6%,出口總額完成15.1億元。
一、真心實意惠企紓困。落細“組合式”政策。研究出臺龍南助企紓困“37條”政策措施,推動惠企政策非申即享、直達盡享。累計兌現工業發展獎勵資金1.5億元、減退緩稅減稅4.71億元。對標上級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,迅速出臺龍南6個方面35項具體措施并抓好落實。擦亮“龍易辦”品牌。深入實施“七個一”安商機制,13名網格長,48名區市領導、71個單位對接服務320家企業、62個新建續建項目。落實企業訴求首接首辦責任制,既在平時關心企業,更在關鍵時刻幫助企業,以好環境贏得好口碑,以好口碑招來好客商。深化“政銀企”對接。舉辦贛州市金融機構支持龍南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產融對接會,邀請省市38家金融機構現場對龍南企業把脈問診,化解企業資金難題,簽約融資項目29個、金額51.3億元。
二、提速提質項目建設。堅持招大引強。20支專業招商招才團各自主攻一個細分領域、重點區域,1-5月簽約引進國內500強雙胞胎集團、萬達集團、藍城集團、倍思科技等一批大優項目47個、總投資477億元,超去年總和,省商務廳認定“5020”項目2個。全力爭資爭項。在2020年—2021年16個專項債項目100%支付基礎上,全力推進今年4個已發債項目建設和第二批擬發債項目發行。7.7億美元境外債獲國家發改委備案同意,是全省縣級首例、規模最大,爭取全面發行成功,募集資金全部到位,更多份額以FDI形式回流。加速推進項目。堅持項目推進“358”機制,大干項目、大抓落實。1-5月開工項目102個,占應開工項目總數的119%、年內應開工項目總數的2/3。鼎泰電子、廣數電氣、禾盈科技等24個項目竣工投產投用。
三、精準施策保供穩鏈。保障交通物流暢通。除保留“三站”等防疫檢查點外,高速公路、國省道等檢查點一律撤離,嚴禁防疫措施層層加碼、一刀切。加快龍南綜合物流園、現代物流中心、鐵海聯運、中通快遞物流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建設,暢通交通運輸網絡,推進物流降本增效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全面落實產業鏈鏈長、政企圓桌會、領導掛點企業等制度,每周對重點企業產銷、原材料供應、出口等情況進行監測分析調度。“五一”、端午假期重大項目不停工、重點企業不停產、重要招商不停步、促進消費不停頓、田間管理不停歇。保障經濟平穩運行。建立并嚴格執行季度、月度經濟運行分析會議制度,強化企業用電、稅收、貨運、用工等指標監測。1-4月,規上工業企業營收109.18億元、增長44.5%,利潤總額6.16億元、增長76.5%,工業增值稅2.59億元。
四、加力提振市場消費。提質擴容商貿消費。加快建設華屹時代商業綜合體,推動萬達廣場8月份開工建設,形成輻射帶動強的高端城市商圈。開展“紅五月房地產消費季”活動,組織商貿企業舉辦五一“雙品購物節”、端午“贛品網上行-龍南好物”直播活動。提檔升級文旅消費。以承辦第32屆世客會為抓手,推進文旅產業苦練內功。南武當山景區春節連續三日、“五一”連續五日游客量全省A級景區前15,關西圍景區端午當天客流量全省第4。堅持有節過節、無節造節,季季有主題、月月有活動,緊鑼密鼓籌備第五屆旅游文化節,作為世客會預備預熱,讓更多消費者想留、愿留、能留在龍南消費。
五、多措并舉穩崗就業。加大就業穩崗力度。開展鄉親回“龍”、引才入“龍”、人才留“龍”行動。舉辦“春風行動”系列招聘活動12場次、鄉鎮現場招聘會15場次和網絡專場招聘會,為企業送工入職1850余人。落實穩崗返還政策,惠及232家企業13848人。保障重點群體就業。引導返鄉人員、在家富余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182人、二次返鄉農民工就業128人。發放個人創業及小微企業擔保貸款3400萬元,直接扶持213人創業、帶動756人就業。
相關文章